為營造溫馨和諧的節日氛圍,在中秋、國慶雙節到來之際,在建鄴區民政局2024年度公益創投項目支持下,南京市秦淮區鐘曉敏愛心工作室聯合江心洲街道洲泰社區,開展“情暖中秋,為家守住健康”中秋主題健康教育活動,為30位服務對象送上節日祝福,讓重大疾病患者、殘疾朋友感受到關愛和溫暖。

當天,南京市夫子廟食品有限公司作為愛心企業代表,為服務對象送來夫子廟月餅、夫子廟狀元糕等慰問品,并與大家一起制作月餅,共同迎接中秋佳節的到來。
志愿者與服務對象歡聚一堂,一起揉面、搟皮、包餡、壓模、最后完成月餅的制作。簡單的制作過程,蘊含著大家對快樂的分享及團圓的期許。陣陣笑聲,絲絲飄香,大家圍在一起,共同品嘗“團圓餅”,整個社區洋溢著“家”的溫馨。

據了解,洲泰社區有多名困難群眾患有疾病,不少居民心理負擔重。此外,還有一些殘障人士存在經濟困難,社會支持網絡不足,社會參與度不足等問題。他們需要生理 、心理和情感精神方面的照護服務。
愛心工作室不只是結合傳統文化節日開展服務,豐富服務對象的精神文化生活,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、生活的溫暖,還通過個案輔導、小組活動等工作方法,邀請專業人士給他們做“心理按摩”,減輕他們的壓力。

例如,針對不少服務對象反映的“精神壓力大,入睡難“的問題,愛心工作室特邀請江蘇省腫瘤醫院護士長、心理咨詢師陸蓓開展主題為“和失眠說再見”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和團體心理輔導活動。陸蓓用通俗易懂的語言,深入淺出地向服務對象講解健康睡眠知識 ,引導大家從了解自己的睡眠現況出發,建立正確的睡眠觀念,學會運用有效練習轉化壓力與焦慮抑郁情緒困擾,提升睡眠品質與自我關懷的能力。團體心理輔導以放松訓練為主,服務對象跟隨老師舒緩的語音,在練習中放松身心,讓體態更加挺拔,心境更加平和,同時在練習中了解自己的身體,與自己的身體對話,激活身心的自我療愈機制。
此外,愛心工作室社工每個月都會走訪服務對象,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、生活近況及面臨的困難,并鏈接資源給予幫扶。64歲的沐大媽,腦動脈瘤破裂,手術后帶來失語、癲癇、半身不遂等一系列后遺癥,需要人24小時照顧。其媳婦表示,想為沐大媽辦理殘疾人證,但是不知道在哪里辦,怎么辦?
社工走訪后,先后與建鄴區殘聯、江心洲街道殘聯取得聯系,詳細了解辦理殘疾證的流程,協助他們辦理。走訪中,社工還了解到轄區有一名15歲的孩子,為了減輕單親家庭的壓力,上了技校,但是每年的學雜費還是難以湊齊。為了幫他們減輕負擔,愛心工作室整合資源,為他籌集了3000元愛心助學金,在開學前及時匯給了家長,解決了他們的“燃眉之急”。
在接下來的服務中,愛心工作室還將繼續多措并舉,幫扶助困,將政府公益創投資金用到刀刃上。
通訊員 王玉梅
編輯 許芷馨